2011年12月3-4日,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主办、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生物识别学术会议(CCBR 2011)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国内外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名科研人员共聚一堂,交流和探讨了人脸、虹膜、指纹、掌纹、步态、静脉、语音等多种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前沿科学问题。
生物特征识别是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方向,是保障国家和公共安全的战略高技术,同时也是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从今年开始,我国已经开始计划在第二代身份证和电子护照中嵌入生物特征信息以提高个体身份认证的可靠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在我国的人口管理、安全反恐、出入境控制、银行证券、社保福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推动我国生物识别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倡导并发起中国生物识别学术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已经成为我国生物识别学术界享有盛誉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为了推动我国生物识别领域的研究成果走向世界,本次会议论文全部用英文发表,并由Springer出版社的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系列图书出版。本次会议邀请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Anil K. Jain教授和中国清华大学丁晓青教授分别做了题为“Biometrics: Some Challenges in Forensics”和“Recent Progress in Face Recognition”的主题报告,精彩的报告内容引发了国内外同行的热烈提问和交流讨论。本次会议共有35篇论文采取口头报告(Oral)或者墙报(Poster)的形式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主题涵盖生物特征识别的各个方面,包括生物特征的信号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年龄/性别/种族估计、大规模检索、多模态融合、数据库建设、防伪加密等。另外,本次会议设立了一个创新性的Panel Discussion环节,邀请了我国生物识别领域的五位中青年学者——陈熙霖研究员、王蕴红教授、周杰教授、孙哲南副研究员、郑伟诗博士分别对人脸识别、生物特征分类、指纹和掌纹识别、虹膜识别、个体动态监控识别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对生物识别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我国生物识别研究和应用发展提出建议,并和与会人员面对面开放自由探讨,取得了很好的交流效果。
大会决定2012年的第七届中国生物识别学术会议在中山大学召开,并由赖剑煌教授代表CCBR2012筹委会介绍了相关情况,会议最后圆满闭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