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与安全研究组(Biometric and Security Group)
1. 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Perception and Computing)(点击进入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网站)
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泛在智能感知理论与技术以及与之相伴的海量感知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瞄准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公共安全、智能产业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着眼于基础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制,努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中心,是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平台。中心目前主要在传感与信息获取、智能计算与识别、数据分析与安全、系统集成及应用等四个方面展开科学研究。
中心现有固定科研人员1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中科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工作人员27人,包括管理支撑人员和技术支撑人员;流动人员70余人,包括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人员。中心形成了一支以年轻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青年科研骨干为主体和以高素质的研究生队伍为主力的研究梯队。
智能感知与计算中心在相关研究领域已累计发表600余篇期刊与会议文章,已授权及公开专利90余项,曾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发明专利优秀奖等。同时,中心在国际前沿的多次竞赛中屡创佳绩,多次夺魁,曾连续两年获得PASCAL VOC目标检测竞赛的冠军,蝉联NICE系列国际虹膜识别算法竞赛的冠军,并公开发布多个数据库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免费使用,为推动本领域的学科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jpg)
智能态势(场景)评估与探测系统(iSEE)架构图
数据智能汇集系统(DIG)架构图
.jpg)
远鉴科研平台(SIR)框图
2. 生物识别与安全研究小组(点击进入生物识别与安全研究小组网站)
生物识别与安全研究组是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五个研究小组之一, 也是自动化研究所九个创新团队之一,又称为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CBSR),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社会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成立的研究机构,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也是国内最大的专业从事生物特征识别与智能视频分析的研究机构。CBSR以满足社会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建设国家级的生物特征识别与安防研究机构,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为提升中国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信息时代的国家、社会与个人安全做出贡献。
CBSR整合了自动化所生物特征识别方向的优秀资源,现有研究开发人员70多人,并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国内领先、国际领先或先进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 图像模式识别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模式识别与统计学习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用于解决生物特征识别中的一些重要问题。(2) 生物特征识别。通过获取和分析人体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来实现自动身份鉴别,包括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3) 智能视频处理与理解。用计算机摄像机来完成监视或控制任务。(4) 网络内容理解和信息安全。指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整合与智能分析,在较高的层次上理解网络上的各种内容,以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与服务质量。